前言

说实话,这次 CSP 我几乎是裸考去的。
文化课压得有点喘不过气来,信竞也被我扔在一旁吃灰了好久。

那段时间,我的心态也挺崩的,一度觉得自己可能真的坚持不下去了。
回想这两年从零开始学 OI 的日子——从刚入门时的火热,到被一道道题暴打后的迷茫——心里五味杂陈。

这篇文章算是给 2025 年那场属于我初三的 CSP 做个记录,也顺带总结一下这阵子的心声和经验。
如果你正站在和我类似的位置,希望这里的文字能给你一点点力量。

第一轮

因为那阵子几乎把 OI 晾在一边,我练题量可以说是“感人”。

我随便做了几套题感觉分数能过线了于是就不管了,而这本书却坑了我
那本我一直当“标准难度”来练的模拟卷——它居然不讲武德
它CSP-S模拟卷的难度严重不足,导致我误判自己的水平,考S的时候我直接傻眼

不过更多还是我没好好学

于是第一轮非常遗憾,S组没能过

第二轮

第一轮因为S没过,我也觉得没啥希望,第二轮也没复习,直接裸考了

考试的时候状态还可以,第一题和第二题稳稳做完花了1h做完

然后剩下的时间我想着差不多了就想拿点部分分

第三题根据特殊性质拿了30分(其实是忘了异或怎么写,再加上那个特殊性质实在简单,稍微想想就能拿分)

第四题看出来是背包DP,但是奈何忘了怎么写,在考场想着现推,可惜这个想法因为风险太大最终被我否决
于是想到写个暴力吧,花了点时间搓了个BFS,调了半天发现思路有问题,想到先写个DFS拿个最基础的分数吧
只能凭感觉写了个超级暴力DFS,没想到还能拿24分,真是神了

考试的时候我甚至忘了set怎么添元素,直接翻c++源文件让我找到了insert ,也是神了。

最后两题成了我这次 CSP 的最终遗憾

成绩

没啥好说的,烂到这个程度了,还好过一等了,不然我可能真一点信心都没了

警示后人

如果你想在信息学奥赛取得一定成就,请一定增强你的自控力

我从小学2年级开始接触编程,在兴趣的驱使下学习了Python,C#等,也取得了一些业余成就

可惜直到7年级我才接触信息学奥赛,先前的辅导机构耽误了我,那些年的时光虽然很快乐,无忧无虑,喜欢平时写点小游戏和同学玩,和朋友一起写屎山项目,探寻计算机的奥秘,真的很开心,但是很可惜,对于将来的我没用。

第二,你要自信

7年级接触奥赛的时候我其实能跟上并且掌握的很好,只是后来花时间做了很多无用功,我的训练策略和习惯都有问题,造成我逐渐跟不上趟,直观感受就是努力没结果。再加上总是会被OI以外的东西吸引,我陷入了一种心理上的挫折。

人一旦在持续努力的情况下反复失败,就会陷入一种失败者的恶性循环
你会变得习得性无助,自我设障(提前给失败找理由),自我消耗(意志力),自证预言(越以为自己不行越会变得不行)。再加上你和周围人对比,尤其是在像OI这种成就竞争的环境,当别人都很强时,很容易产生“我就是差”“我是失败者”的自我定位。恶性循环

实际上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力,只要你的方向和方法对,努力一定会有结果,不能因为你的努力在一个阶段没有得到体现就直接放弃,这反而会让你越来越差

我深深地对现在的情况感到无力,可能是刚考完累了,还会调整的,oi至少现在还不会放弃,明天最后希望考次S组

The End

我这次的情况大概就是这样了。
如果你也在准备 CSP,希望我的经历能给你一点启发:
CSP 整体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,只要踏实学习、认真准备,过线真的不算什么天花板——远远还没到拼天赋的阶段。

愿看到这里的你,都能稳稳拿下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成绩。
也祝各位前路顺利,事业有成。